快审网站收录 | 九块九工具网
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玩游戏 > 正文

原神远吕羽氏遗事其四顺序,原神远吕羽氏遗事其三开门顺序

手机抢红包 2022-09-25 15:32 446 浏览

2000年原神远吕羽氏遗事其三开门顺序,洛阳的考古工作者在市区洛河南北两岸,今洛阳桥西侧约200米处发掘出唐宋时期洛河石堰与桥墩。石堰延绵,达数公里原神远吕羽氏遗事其三开门顺序;桥墩下垫枕木,上铺方石,联以腰铁。这便是多种文献记载、久享盛名的唐代东都天津桥遗址。是洛阳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大型跨河桥梁[1]。东都天津桥初创于隋,为木船浮桥。唐改为石柱桥,是东都城内连接洛河南北即联通里坊与皇城的第一大桥,是由洛阳经南路西行长安的必由津梁,也是诗人纵情吟唱的物件。500多年间,以桥为平台,发生原神远吕羽氏遗事其三开门顺序了无数形形**影响社会的政治事件和遗闻趣事。因水灾或人祸,桥屡毁屡建,渐趋科学,延用至宋。此据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梳理历史文献,显扬天津桥的城市交通地位、社会功用和昔日风彩。

天津桥遗址

一隋代初创联船浮桥

唐代杜宝《大业杂记》云: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敕令营建东京。东都大城,周回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宫城东西五里二百步,南北七里,南临洛水。宫城南门则天门(唐应天门)之南,经端门街,一名天津街,五百步至宫南正门端门(唐皇城南门),端门之南为御道(唐定鼎街),九里至建国门(唐定鼎门),端门直南二十里,正当龙门。向南“出端门百步,有黄道渠,渠阔二十步,上有黄道桥三道。过渠二百步至洛水,有天津浮桥,跨水长一百三十步,桥南北有重楼四所,各高百余丈。过洛二百步,又疏洛水为重津,渠阔四十步,上有浮桥。津有时开阖,以通楼船入苑。重津南百余步有大堤,堤南有民坊”[2]。这节文字明确记载了隋洛阳城中轴线上南北横跨洛河、渠道的三座桥梁名称及其方位,与北南二渠上黄道桥、重津浮桥相比,洛河天津桥十分长大。依度田之制,五尺为步。唐一尺长约今0.3米,则桥长195米左右。

隋建新都,“北据邙山,南对伊阙,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河上建桥,其名源于“天津”,即银河。唐人李吉甫说桥名的来历云:“《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桥由官方修建公用,白居易称之为“官桥”。

“天津浮桥”怎样漂浮于河面呢?《元和郡县图志》云:“天津桥,在县北四里。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铁链联结船只、架设浮桥的记载”[7]。这种提法,并不正确。

这座浮桥焚毁于隋末农民起义的战火。《隋书·李密传》云:大业十三年,“武贲郎将裴仁基以武牢归密,因遣仁基与孟让率兵二万余人袭回洛仓,破之,烧天津桥,遂纵兵大掠”[8]。《资治通鉴》卷一八三有相同的记载。由此可知,隋代天津桥确系铺板船桥。

展开全文

二唐代新造石柱桥与宋代修葺

通衢津梁,国人所需,溶于生活,须臾难离。

元人王恽撰《玉堂嘉话》载有《修端门前桥启土告岁君地祇文》曰:“应门将将,前临天津,玉辂所经,虹梁必陈。爰构爰缔,筑之陾陾,神惟垂祐,迄于有成。”[9]其中的端门与前临的天津桥,乃唐代东都所属,此文可能是有司修造洛阳天津桥的告神祇文。

(一)天津桥的位置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云:“当皇城端门之南,渡天津桥,至定鼎门,南北大街曰定鼎街。”注:“亦曰天门街,又曰天津街,或曰天街。”[10]定鼎门为外郭城之正南门,南通伊阙,北对端门。端门为皇城之正南门,二门南北相望,以定鼎街与天津桥相连通。东都尚善坊乃洛阳定鼎门街街东自南向北之第六坊,是书又云:“坊北,天津桥。”[11]

天津桥洛河以南地势平坦,洛河以北地势明显高亢,又是皇城宫城所在。故行者自北而南过桥曰下,由南而北过桥曰上,下引材料可以为证:唐代崔湜,“容止端雅,文词清丽。尝暮出端门,下天津桥,马上自吟:‘春游上林苑,花满洛阳城’”[12]。“唐中书令晋公裴度微时,羁寓洛中,常乘蹇驴,入皇城,方上天津桥”[13]。

五代崔沂撰《请覆勘寇彦卿致死梁观奏》中有言:“天津桥御路之要,正对端门。当车驾出入之途。”可见300多年桥址不曾移位。

(二)唐代新造与修葺

隋代的天津桥为舟桥,浮荡于湍流,便行南北。“然洛水溢,浮桥辄坏。贞观十四年(640),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可见初唐始改浮桥为石柱桥。

唐代的天津桥为石柱桥,文献记载很清楚。《唐六典》云:“凡天下造舟之梁四,石柱之梁四,木柱之梁三,巨梁十有一,皆国工修之”。这四座石柱桥,“洛三,灞一。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也”。杜佑《通典》亦云:“其天津桥、中桥石脚,并长寿中中书侍郎李昭德造。”[17]《新唐书》云:“洛有二桥,司农卿韦机徙其一直长夏门,民利之,其一桥废,省巨万计。然洛水岁淙啮之,缮者告劳。昭德始累石代柱,锐其前,厮杀暴涛,水不能怒,自是无患。”长寿(692-694)是武则天女皇年号,看来继太宗朝创垒方石为脚,几十年后重新修造了天津桥,石柱迎水面砌成尖角以减弱水流对桥柱的冲击势力。

开元二十年(732)夏四月“癸巳,改造天津桥,毁皇津桥,合为一桥”。而《册府元龟》所记年代有异:开元“二十四年四月改造天津桥合为一桥二桥合一,顺畅交通。

原创的石柱桥,大概立柱较多,柱间距较窄,虽便于架梁,可是削减了河面宽度,阻碍泻洪。“天宝元年(742)二月,广东都天津桥、中桥石脚两眼,以便水势”。所谓“石柱”、“石脚”即石墩;“广眼”即加宽桥墩之间的流水孔道。就要拆除旧柱,重新规划,布设桥墩。

《大业杂记》说天津街阔一百步,据钻探资料,街宽90-121米。那么,天津桥也是洛阳城里最宽阔的桥梁,桥体应相当牢固,桥面也十分平坦,这些,文献没有明确记载。2000年6月在洛河北岸挖出连续排列的4个桥墩,跨度为15米。墩呈龟背形,长20余米,则估计桥宽约20米。文献记载既是石柱桥,则其桥身桥面当是木构。就跨度、建材与技术而言,很可能是座伸臂木梁桥。

一则故事说,“天宝末,术士钱知微尝至洛,遂榜天津桥表柱卖卜,一卦帛十疋”。又一则故事说,中唐时期,“裴晋公度少时羁寓洛中,尝乘驴入皇城,上天津桥。时淮西用兵已数年矣。有二老人傍桥柱立”,两则故事说明天津桥上有栏柱以保护行人安全,而未言其质地。五代时期,有了桥面护栏的点滴记载。后梁的左金吾卫大将军、充金吾街仗使寇彦卿,“晨朝至天津桥,民梁现不避道,前驱捽现投桥上石栏以死”。根据隋代赵州桥的建构,石护栏由栏柱与栏板组合而成。天津桥由国家专职衙署负责修建,墩柱以巨石垒砌,护栏石构,由此推测桥为整体石结构,不排除是座桥面铺设石板的小跨度多孔圆弧弓形石拱桥的可能性。

据2000年的考古发掘所获,天津桥遗址所在洛河两岸,均以青石为堰拦水,以保护河岸。据文献记载,为了便利国家漕运,唐代于其南还修建了“伊水石堰”:天宝“十载十一月,河南尹裴迥请税本府户钱,自龙门东山抵天津桥东,造石堰以御水势,从之”。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予以重修。明宗于是年十二月“癸丑,幸龙门,观修伊水石堰,赐丁夫酒食”。

(三)宋代重建

赵宋建都汴京,以洛阳为西京。“洛水贯西京,多暴涨,漂坏桥梁。建隆二年(961),留守向拱重修天津桥成。甃巨石为脚,高数丈,锐其前以疏水势,石纵缝以铁鼓络之,其制甚固”。此太祖立国第二年事。2000年的考古发掘证实,石堰、桥墩以大方石垒砌,每砌一层,缝间凿槽,镶嵌铁腰,错缝骈连,形成巨形板块,不易分散变形;呈龟背形,分解水力冲击的性能加强。北宋邵伯温之子邵博记叙他于冬夜看到的天津桥云:“洛水自西汹涌奔激而东。天津桥者,叠石为之,直力滀其怒,而纳之于洪下,洪下皆大石底,与水争,喷薄成霜雪,声数十里。”大水博击长桥,十分壮观。

孙祖德“以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西京留守司。方冬苦寒,诏罢内外工作,而钱惟演督修天津桥,格诏不下。祖德曰:‘诏书可稽留耶?’卒白罢役”。因桥未成,则为临时罢役而已。事当在仁宗天圣七年(1029),时钱氏判河南府事。

(四)天津桥的毁坏

隋代浮桥,洛水溢而辄坏。

唐五代北宋时期,洛阳天津桥经常被洪水冲毁,也偶遭火焚。此依年代先后序列如下:

高宗永徽六年(655)九月“乙酉,洛州大水,毁天津桥”。

“永淳元年(682)六月十二日,连日大雨,至二十三日,洛水大涨,漂损河南立德弘敬、洛阳景行等坊二百余家,坏天津桥及中桥,断人行累日”。

武则天“圣历二年(699)七月丙辰,神都大雨,洛水坏天津桥”。

中宗神龙二年(706)“四月,洛水泛溢,坏天津桥,漂流居人庐舍,溺死者数千人”。

玄宗开元“十八年六月……壬午,东都洛水泛涨,坏天津、永济二桥及漕渠斗门,漂损提象门外助铺及仗舍,又损居人庐舍千余家”。

开元二十九年(741)“秋七月乙卯,洛水泛涨,毁天津桥及上阳宫仗舍”。此后约100余年,未见毁桥之记录。时国力强盛,或修桥坚固牢稳,经久不坏。

晚唐时期,天津桥遭遇火焚。懿宗“咸通四年(863)秋,洛中大水,苑囿庐舍,靡不淹没。……京邑遂至萧条,十余年间,尚未完葺。先是,皇城守阍者白昼闻五凤楼中有人歌云:‘天津桥畔火光起,魏王堤上看洪水。’时郑相国涯留守洛师,闻之以为妖妄。经月余,从事宴罢夜归,执烛者有火烬遗落,骑从才过,烟焰已高,救之不及,遂烧其半。及潦将兴,谷、洛先涨,魏王与月波二堤俱坏,乃明阍者之言”。

后唐明宗同光三年(925)“七月,洛水泛涨,坏天津桥,漂近河庐舍,舣舟为渡,覆没者日有之”。八月,庄宗颁《以天津桥未通放朝参敕》:“如闻天津桥未通,往来百官,以舟檝济渡,因兹倾覆,兼踣泥涂。自今文武百官,三日一趋朝,宰臣卽每日中书视事。”这次涨河大概把几座桥梁都冲毁了,才用船摆渡。交通既难且险,几使衙署瘫痪,无**常办理公事,是知国家都城不可一日无桥。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秋七月庚子朔,日有蚀之。西京大水,伊、洛、瀍、涧尽溢,坏天津桥”。

北宋理学家邵雍之子邵伯温云:“元丰七年(1084)甲子六月二十六日,洛中大雨,伊、洛涨,坏天津桥,波浪与上阳宫墙齐。”

上列文献说明,隋唐五代北宋时期,洛河水灾为患颇烈,是洛阳天津桥屡遭毁坏的根本原因。

(五)天津桥上的交通工具

天津桥成,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偿使用,自由通行,川流不息。过桥之方式,除了步行,坐轿,牲畜是常用的交通工具。骑驴、马,乘牛车、马车等,依人的身分、地位等情况而定。

前引裴度天津桥遇老人故事,他是骑驴上桥。而崔湜过桥时还在马上吟诗。白居易《早春晚归》诗云:“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洛阳尉王琚有侄小名四郎,多年不曾晤面,“唐元和中,琚因常调,自郑入京,道出东都。方过天津桥,四郎忽于马前跪拜”,以鸡冠金奉献。也是乘马过桥。侍郎李弥逊,号普现居士,常入天宁寺圆悟禅师室学佛。“一日早朝回,至天津桥马跃,忽有省,通身汗流”。乃要员乘坐马车过桥。李愬平淮西之叛,功勋卓著。“长庆元年秋,自魏博节度使、左仆射、平章事诏征还京师。……自北登天津桥,季武为导”。乃**出行,其衙门将石季武为车乘先导,呵叱动地。

皇帝车驾过桥,有法典规定的行幸仪卫。

北宋宰相富弼,自致仕归西都,十余年,常深居不出。“尝欲之老子祠,乘小轿过天津桥,会府中徙市于桥侧,市人喜公之出,随而观之”,市为之空,深得民心。

(六)天津桥的管理

1 修葺管理

唐代官吏制度完善,河堤桥梁之建设修葺,有专署管理。据《新唐书·百官志》,洛阳河流上的重要桥梁归朝廷衙署“都水监”管辖。

都水监置都水“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掌川泽、津梁、渠堰、陂池之政,总河渠、诸津监署”。有属员丞二人,主簿一人。其下设“河渠”、“诸津”二署。“诸津”:“令各一人,正九品上。丞二人,从九品下。掌天下津济舟梁。灞桥、永济桥,以勋官散官一人莅之。天津桥、中桥,则以卫士拚扫。”可见洛阳的重要桥梁由专职官吏管理,卫士守护并负责清扫桥面。“唐改津尉曰令,有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典事三人,津吏五人,桥丁各三十人,匠各八人”。诚如《唐六典》云,都城大桥“皆国工修之”。

2 治安交通管理

上桥通行,百姓避让官员,低品阶官员避让高品阶官员,百官避让皇帝皇后,由等级身份所定。

盛唐时人张鷟云:“天津桥内,实归左卫之麾;清化坊中,岂是西曹之管?越司侵职,自有正条。”[48]这句话明示,东都交通要津天津桥之治安,归左金吾卫管理。《旧唐书·职官志》云:“左右金吾卫之职,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凡车驾出入,则率其属先驱,如卤簿之法。而坊里事务,则由属县文官管理。

“先天二年(713)八月敕:天津桥除命妇以外,余车不得令过”。这种只许少数人使用车辆,阻碍城市交通的措施大概只能行得一时。

前引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宝末,术士钱知微于天津桥标价卖卜。是书《东都乞儿》云:“大历中,东都天津桥有乞儿,无两手,以右足夹笔,写经乞钱。欲书时,先再三掷笔,高尺余,未曾失落。书迹官楷,手书不如也。”《五灯会元》记载,肃宗朝,西天大耳三藏到西京长安,肃宗命慧忠国师试验其“他心通”的本事。大耳三藏第二次看到的是慧忠国师于东京洛阳,“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这几则故事说,有一技之长者,于人气聚集之要津,凭借个人异能,公开卖艺谋生。这是天津桥上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似为守桥者所默许。

然而,阻碍桥上交通的行为,受到管理和制止。丹霞天然禅师“元和三年,于天津桥横卧,会留守郑公出,呵之不起。吏问其故”。

后唐时期,一度限制百姓车牛通行天津桥,须绕行他桥过洛河。明宗长兴元年(930)正月,“宗正少卿李延祚奏,请止绝车牛,不於天津桥来往。末帝清泰二年(935),御史中丞卢损《陈五事疏》云:“桥号天津,名实帝道。人臣履历,尚合兢趋。牛车往来,公然纵恣,请止绝。天津桥中道,两头下关,驾出即开两傍之路;士庶往来,其车牛并浮桥路来往。”[55]即于天津桥两头设卡,只许皇室、官员车马通行。百姓牛车赶到东边既狭且荡的浮桥上走。

(七)天津桥的社会影响

隋唐300百年,天津桥是东都居民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交通要津,这座都城大桥的声名日远。甚至在各地佛教丛林,僧侣随缘对机不时引用而溶于禅语。保福和尚与堂上众僧答问,禅师有“汝也是天津桥上皱眉”之机警语。睡龙和尚与僧答对,“问:‘太尉相公送绳床,和尚将何报答?’师云:‘天津桥上无异路,报答之心性不殊’”。潭州灵泉院和尚,与僧答问。“问:‘先师道:“金沙滩上马郎妇。”意旨如何?’师曰:‘上东门外人无数。’曰:‘便恁么会时如何?’师曰:‘天津桥上往来多’”。

时人或以天津桥为平台,杜撰异闻,事涉虚幻。“玄宗尝幸东都,天大旱且暑。时圣善寺有天竺僧无畏号三藏,善召龙致雨之术”。玄宗遣高力士疾召无畏请雨,无畏施法术,“既而昏霾,大风雷霆而雨。力士才及天津之南,风雨亦随马而至”。洛京天津桥荷泽寺,即高力士迎雨处,明皇于此地造寺,而名荷泽。

玄宗天宝元年正月,陈王府参军田同秀编造圈套,上报迷信道教的玄宗,告以函谷关尹喜台旁藏有灵符。玄宗遣使掘得宝符,改桃林县为灵宝县,擢田同秀为朝散大夫。“间一岁,清河人崔以清复言:‘见玄元皇帝于天津桥北,云藏符在武城紫微山。’敕使往求,亦得之。东京留守王倕知其诈,按问,果首服。奏之。上亦不深罪,流之而已”。借天津桥撒播逢遇神仙的谎言,投上所好,与田同秀行事相类。

“洛京天津桥,有儒生”偷听到两位老人次日中午于寺中“斗疾速”。一个说,“吾一声,令寺内听讲驴马尽结尾。”另一个说,“吾一声,令十丈幡竿尽为算子,仍十枚为一积。”儒生与密友入寺候观。中午雷雨大作,霹雳两声,事即应验。

或述异语怪,报应因果。唐侍御史万国俊,楚毒残忍,诛斩流人,杀害无数。“后从台出,至天津桥南,有鬼满路,遮截马足,不得前进”,使其舌长数尺,遍身青肿,抬回家夜半身亡。

唐代诗人写下不少诗句,依景抒情,吟咏天津桥的四季风光,朝暮景致。及其反映的社会治乱和国家兴衰[63]。

宋代诗词中偶或一见的西京天津桥,已是借引典故。另外,宋代都城汴京桥梁很多,也有以天津为名的。

三唐代天津桥的各种事件

百官散居洛河以南数十坊里,上朝或办公多由天津桥入皇城。则于桥头候人易见,桥畔宣事宜传。又桥北临皇城高墙,地面逼狭,故公私之事,多行之于桥南。此依《资治通鉴》序年为纲,辅以其他文献,选列关联天津之事件。

高宗永隆元年(680)八月,武后疑太子李贤害其信臣明崇俨,指使人上告。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以为反具。“废太子贤为庶人,遣右监门中郎将令狐智通等送贤诣京师,幽于别所,党与皆伏诛,乃焚其甲于天津桥南以示士民”。

高宗于弘道元年(683)十一月丁未,自西京长安“还东都,百官见于天津桥南”。诚如清人徐松所揭示,唐人自西京至东都,皆由天津桥。

武后于天册万岁元年(695)正月,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乙未,作无遮会于朝堂,凿地为坑,深五丈,结彩为宫殿,佛像皆于坑中引出之,云自地涌出。又杀牛取血,画大像,首高二百尺,云怀义刺膝血为之。丙申,张像于天津桥南,设斋”。利用宗教活动,巩固帝位。

天后时,太常博士吉顼之父、易州刺史吉皙,犯赃判**。“顼于天津桥南要内史魏王承嗣,拜伏称死罪”。吉顼赠以二妹。承嗣既幸,免其父极刑,吉顼亦升迁吏部侍郎。这是桥头演习姊妹美人计的故事。

武周圣历元年(698)十月,“突厥默啜离赵州,乃纵阎知微使还。太后命磔于天津桥南,使百官共射之,既乃冎其肉,剉其骨,夷其三族,疏亲有先未相识而同死者”。武周朝,酷吏王懿宗奉敕杀和亲使杨齐庄,“引至天津桥南,于卫士铺鼓格上缚磔手足”,乱箭射之,剖胸取心。武则天以天津桥为诛灭异己的刑场,枉杀多人,血腥遍地,意在徇儆,逆原神远吕羽氏遗事其三开门顺序我者亡。

则天朝,崔思竞为白再从兄崔宣被武后亲定“谋反”之冤,明查暗访,找出诬告者乃宣家舒姓馆客。“密随之,到天津桥”,晓以利害,馆客悔谢交代,终白崔宣实无“反状”。是个胆大心细、足智多谋之人。

中宗神龙元年(705)正月,趁武则天老病,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柬之等以羽林兵讨乱。诛武皇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于迎仙院,“并枭首于天津桥南”,遍告天下。士庶见者,莫不欢叫相贺。

权倾人主的武三思奸乱窃国,忌阻正人。神龙二年秋,“武三思又阴令人疏皇后秽行,榜于天津桥,请加废黜”。广告过客,以激怒中宗,枉死忠良。

睿宗景云元年(710)八月,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觊觎帝位入洛都。“留台侍御史李邕遇重福于天津桥,从者已数百人;驰至屯营,告之曰:‘谯王得罪先帝,今无故入都,此必为乱;君等宜立功取富贵。’又告皇城使闭诸门”。重福失利逃匿,赴漕渠溺死。这是发生在天津桥北的一位皇子争夺帝位之战。

玄宗开元二十年九月,勃海靺鞨王大武艺遣其将张文休帅海贼寇登州,杀刺史韦俊,上命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发兵讨伐。开元二十一年正月,“上遣大门艺诣幽州发兵,以讨勃海王武艺;……武艺怨门艺不已,密遣客刺门艺于天津桥南,不死;上命河南搜捕贼党,尽杀之”。刺客候于天津桥南,是门艺上朝所必由。同年,契丹别帅李过折斩契丹首领屈刺及可突干,尽诛其党,率余烬以降。河北采访处置使张守珪“传屈剌、可突干等首于东都,枭于天津桥之南”,使周知之。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反於范阳。玄宗“又旋命四镇节度御史大夫封常清,先往河雒,扞守东都,十二月,常清为禄山败于武牢。丙申,贼师至雒,分兵烧建春门,门者失守,贼至雒城,以剑士夹道,长驱至天津桥,我师大溃,常清以麾下十数骑脱身天宝十五载正月,乱军蔡希德攻陷常山郡,俘太守颜杲卿,送至东京。杲卿大骂安禄山。“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肃宗至德二载(757)冬十月“壬戌,广平王入东京,陈兵天津桥南,士庶欢呼路侧”。天津桥是安史叛乱与朝廷平叛的见证。

国家举办的科举考试,天津桥畔或建临时考场。中唐官僚阎济美,入仕前二考进士不中。第三次到洛阳参加科考。大历九年(据《唐诗纪事》)“十一月下旬,遂试杂文。十二月三日,天津桥放杂文榜”,考试通过。“是月四日,天津桥作铺帖经”,济美不工帖书,恐此试不及格。主司许作诗赎帖,题曰:《天津桥望洛城残雪》,阎济美三举及第[79]。

天津桥除了汹汹人事,也有其休闲的一面。孟郊《洛桥晚望》诗云:“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白居易《晓上天津桥闲望偶逢卢郎中张员外携酒同倾》诗云:“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此处相逢倾一醆,始知地上有神仙”,记述了中唐诗人于不同的季节和时辰伫桥观光的景色和心境。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水边行嵬峩,桥上立逡巡”,抒发了诗人酒酲而吟于桥的闲散情绪。

《邵氏闻见後录》卷一七记载了黄巢起义失败后,断发为僧的传说:“黄巢实不死,其为尚让所急,陷太山狼虎谷,乃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张全义,故巢党也。各不敢识,但作南禅寺以舍之。予数至南禅,壁间画僧,巢也。其状不逾中人,唯正蛇眼为异耳。老人言:更有故**绢本尤奇,巢题诗其上云:‘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阑干看落晖。’为李易初取也。”故事流传颇广,《宾退录》、《挥麈後录》、《能改斋漫录》等笔记史料也有类似的记载。有学者辩正,此乃元稹《智度师二首》的改编。

四五代天津桥的刀光

后梁、后唐、后晋先后都洛,累积未足廿年,天津桥的有关记载比较少了。

前引后梁金吾街使寇彦卿过天津桥,揪百姓梁现,撞死于石栏。崔沂刚正守法,依据法律奏劾,使其受降职处分。《资治通鉴》记其事于太祖开平四年(910)四月:“左金吾大将军寇彦卿入朝,至天津桥,有民不避道,投诸栏外而死。”所叙略异。太祖于乾化元年(911)八月“丙子,阅四蕃将军、屯卫兵士于天津桥,南至龙门广化寺。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原后梁匡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李继韬于洛阳复求还镇,庄宗不许。十二月,再谋叛逆。事泄,“寻斩于天津桥南,并其二子”。秦王李从荣,明宗第二子。长兴中,以本官充天下兵马大元帅,趁明宗病危,策反宫中,谋取皇位。长兴四年(933)十一月“壬辰,从荣自河南府常服将步骑千人陈于天津桥。……从荣方据胡床,坐桥上”指挥。其里应外合之谋,因宫中诸侍卫官不从而破,反被击退,败奔河南府,遇害。

后晋天福元年(936),高祖会驾东幸,留张从宾警巡洛下。“一日,逢留司御史于天津桥,从兵百人,不分路而过,排御史于水中,从宾绐奏其酒醉,其凶傲如此”。不久,张从宾叛晋,遭讨大败,乘马入黄河,溺水而死。

五宋代天津桥的人与事

据《邵氏闻见录》卷一○,北宋洛阳引伊、洛水入城,洛中公卿庶士园宅,多有水竹花木之胜,“天门街北天津、引龙二桥”,交通南北。是书卷一五、卷一八记载了作者之父邵雍(康节先生)建庐舍于天津桥之南。水阔桥大,景致宜人,邵雍“治平间(1064-1067),与客散步天津桥上”。《大宋宣和遗事》说是与客在天津桥上纵步闲行,可见桥依然平稳宽阔,几是宋西京的休闲去处,已不复前朝的繁忙与喧闹。

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与王安石议新法不合,遂退居洛阳尊贤坊之独乐园,始与邵康节交游。“公一日着深衣,自崇德寺书局散步洛水堤上,因过康节天津之居”。可见洛河岸堤尚完好,可供具有较高身分的官僚便步闲行。

北宋末年,在朝野热衷金石的大环境中,好事者发现了《汉司空残碑》。“政和乙未岁(1115),得于洛阳天津桥之故基。首尾已不完,所存四十五字,字画奇伟”,两面刻字,笔法不减蔡邕《石经》[93]。汉碑大概是用为建材,垒砌于桥墩,后来重修,加大墩柱间距而废弃的。

高宗绍兴十年(1140)五月“己丑,金人破西京。初,金人有渝盟意。河外豪杰以告河南府兵马钤辖李兴,兴告于转运判官、权留守李利用、副总管孙晖,谓:‘洛阳实冲要重地,东接王畿,南通巴蜀,北控大河,可以屏卫襄、汉;况陵寝所在,不可不注意也。’利用然之,令兴招集忠义民兵,密为防御计,不数月,得万馀人,晖大惧,欲杀之。会报敌已渡河,利用闻之,即弃城遁走。李成以铁骑数千据天津桥,兴令七骑逆击之,成罔测,遂退。晖弃城走,兴转战至定鼎门,伤重,仆于地,夜半复苏,乃走外邑聚兵。敌引兵入城,以成知河南府。时朝廷以利用有治最,除直秘阁以宠之,而利用已遁矣”。李靓为淮西总管孙晖戏下承信郎。“绍兴十年,金遣其将翟将军犯境,靓与部曲当其锋,转战至西京天津桥南,俘翟将军,乘胜逐北”。由此战事可见,宋皇室南迁未久,西京天津桥尚未废毁。

六结语

隋都由长安东迁,炀帝新建洛阳城,都13年。唐以为东都,历289年。五代粱、唐、晋、汉、周常以为都,历53年。北宋为西京,历167年。历朝经年相加,凡522年。

洛河东西,横贯城中,将城剖为南北二部。北部西半以皇城、宫城为核心,附以东城、含嘉仓城等,是皇宫与衙署所在;东半布列约30个居民坊里。南部布列70多个坊里。城中居民百万,南北交通,主要依靠桥梁,渡船为辅助交通工具,作用甚微。

隋代所建桥为用两条长粗缆绳维系并舷而排的船只,跨岸漂于水面的浮桥。缆绳拴牢于两岸大桩,由铁锁钩连固定于舟船首尾。然而洛河宽阔,水流量大,夏秋之交,多挟雨水,泛滥为灾,舟桥时坏。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改隋浮桥为石柱伸臂木梁桥,确定了唐代天津桥的基本样式。

唐代东都洛河之上,天津桥之东有中桥,利涉桥等桥梁。50多年后,武皇于长寿年间营建东都时,令李昭德改造中桥,累石代柱。将天津桥、中桥石柱迎水两头砌成锐角,以分水势,保护桥梁。建造桥柱技术较前进步。

40年后的开元二十年,又一次改造天津桥,与其南边的皇津桥合二为一,加大整桥长度,方便两岸交通。

10年后的天宝元年,重新建造天津桥。桥墩间距加大,数量减少,便利泻洪,使桥与河相互协调,减少灾害。

北宋建隆二年,西京留守向拱重修天津桥。垒巨石为龟背形墩,与唐代所建桥柱相同。以腰铁牵连石缝,联体牢固,使桥整体更为坚固。2000年考古发掘所获,可能是这次营造的孑遗。

文献记载天津桥被火烧毁2次,其中隋代1次,唐代1次。

文献记载天津桥被洪水冲毁9次,其中唐代6次,后唐1次,后晋1次,北宋1次。

唐代天津桥是洛阳城内洛河上的第一座桥梁,也是洛阳城里最长大宽阔的桥梁,桥体坚固,桥面平坦,边立栏柱,桥端以石堰拦水护岸,是连接宫城与坊里大道的枢纽。

天津桥经历了500多年的风霜雨雪之后,至迟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年,依然正常使用。

明代学者都穆从洛阳县城出发游览伊阙,路经洛河桥梁,他说:“伊阙在洛阳西南三十里,癸酉(1513年)仲冬二十九日,进士路君敬夫陪予往游。离洛城五里经天津桥,桥久圮,石悉有力者取去,今易以木。”则明代于天津石桥故址上建设木柱桥。

注释

[1]刘建新、余扶危、俞凉亘:《唐代天津桥发现记》,《洛阳日报》2000年8月11日1版。

[2] 杜宝撰,辛德勇辑校《大业杂记》,三秦出版社,2006年,3、4页。

3]《旧唐书》卷三八,《地理一·河南道》,中华书局,1975年,第1420页。

4](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32页。

[5]《全唐诗》卷四五一,白居易《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官桥晴雪晓峨峨,老尹行吟独一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中册,第2703页。

6]《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32页。

[7]《桥梁史话》,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8月,第168页。

[8]《隋书》卷七○,《李密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628页。

9]王恽撰《玉堂嘉话》卷三,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34页。

[10](清)徐松撰,张穆校补《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中华书局,1985年,第147页。

[11]《唐两京城坊考》卷五,第148页。

[12](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九四,《崔湜》,第10册,中华书局,1961年,第4054页。

[13]《太平广记》卷一三八,《裴度》,第三册,第990页。

14]《旧五代史》卷六八,《唐书·崔沂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900页。

15]《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32页。

16]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中华书局,1992年,226页。

[17](唐)杜佑:《通典》卷一七七,《州郡典七》,《古荆河州·洛州·河南》,中华书局,1996年,五册,4653页。

18]《新唐书》卷一一七,《李昭德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255页。

19]《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第198页。

[20](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一四,《帝王部·都邑二》,中华书局,1960年6月,第一册,第158页下栏。

21]《唐会要》卷八六,《桥梁》,中华书局,1955年,第1577页。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记》,《考古》1978年6期,第369页。

2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六,《艺绝》,中华书局1981年,第61页。

24](宋)王谠撰《唐语林》卷六,《补遗二》,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556、557页。

25]《新五代史》卷二一,《梁臣传第九·寇彦卿》,中华书局,1974年,第220页。

26]《唐会要》卷八六,《桥梁》,第1578页。

27]《旧五代史》卷四三,《唐书一九·明宗纪第九》

28]《宋史》卷九四,《河渠志》四,中华书局,1977年,第2336页。

29](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四,《丛春园》,中华书局,1983年8月,第194页。

30]《宋史》卷二九九,《孙祖德传》,第9928页。

31]《旧唐书》卷四,《高宗紀上》,第74页。

32]《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2页。

33]《新唐书》卷三六,《五行志》,第930页。

34]《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7页。

35]《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第1358页。

36]《旧唐书》卷九,《玄宗纪》,第213页。

37](唐)康骈撰《剧谈录》卷上,《洛中大水》,《四库全书》第104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1987年,677、678页。

38]《旧五代史》卷一四一,《五行志·水淹风雨》,第1882页。

39]《旧五代史》卷七八,《晋书四·高祖紀第四》,第1030页。

40](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三,中华书局,1983年,第148页。

《全唐诗》卷四四六,中册,第2747页。

42]《太平广记》卷三五,《王四郎》,第一册,第223页。

43](宋)释普济撰《五灯会元》卷一九,《侍郎李弥逊居士》,中华书局,1984年,第1299页。

44]《太平广记》卷二七九,《李愬》,第六册,第2279、2220页。

45](宋)司马光撰《涑水记闻》卷一五,邓广铭、张希清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295页。

47]《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都水监》第1276、1277页。

[48]《全唐文》卷一七三,《张鷟》:《右金吾郎将韦谦于清化坊屠儿刘忽索肉不得决四十禁经一月忽男于右台咆哮无上下礼》,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一册,第778页上栏。

49]《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901页。

50]《唐会要》卷八六,《桥梁》,第1577页。

51](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卷五,《诡习》,第52页。

52]《五灯会元》卷二,《南阳慧忠国师》,第98、99页。

53]《五灯会元》卷五,《丹霞天然禅师》,第263页。

[55]《全唐文》卷八五六,《卢损》,第四册,第3983页下栏。

56](南唐)静、筠禅僧编《祖堂集》卷一一,《保福和尚》,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70页。

57]《祖堂集》卷一一,《睡龙和尚》,第396页。

58]《五灯会元》卷一一,《潭州灵泉和尚》,第684页。

59](唐)李德裕撰《次柳氏旧闻》,《四库全书》第1035册,407页。

60]《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玄宗天宝元年》,第1741页。

[63]郭绍林:《洛阳天津桥、中桥与唐代社会生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6期。

64]《资治通鉴》卷二○二,《唐纪一八·高宗永隆元年》,中华书局,1997年11月,第1627页。

65]《资治通鉴》卷二○三,《唐纪一九·高宗弘道元年》,第1631页。

66]《资治通鉴》卷二○五,《唐纪二一·则天后天册万岁元年》,第1652页。

67](唐)张鷟撰《朝野佥载》卷五,中华书局,1979年,第124页。

68]《资治通鉴》卷二○六,《唐纪二二·则天后圣历元年》,第1662页。

69]《朝野佥载》卷二,第36页。

70](唐)刘肃撰《大唐新语》卷四,《持法第七》,中华书局,1984年6月,第60页。

71]《旧唐书》卷九一,《张柬之传》,第2929页。

72]《旧唐书》卷九一,《桓彦范传》,第2931页。

73]《资治通鉴》卷二一○,《唐纪二六·睿宗景云元年》,第1691页。

74]《资治通鉴》卷二一三,《唐纪二九·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第1727页。

75]《旧唐书》卷一○三,《张守珪传》,第3194页。

[76]《册府元龟》卷四四三,《将帅部·败衄第三》,第六册,第5257页上栏。

77]《新唐书》卷一九二,《忠義列传中·顏杲卿》第5531页。

78]《旧唐书》卷一○,《肃宗纪》,第247页。

[79]《太平广记》卷一七九,《阎济美》,第四册,第1335页。

《全唐诗》卷三七六,中册,第2294页。

《全唐诗》卷四五五,中册,第2822页。

《全唐诗》四五六卷,中册,第2830页。

83](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七,第135、136页。

84]《旧五代史》卷六八,《唐书·崔沂传》,第900页。

85]《资治通鉴》卷二六七,《后梁纪二·太祖开平四年》,第2210页。

[86]《旧五代史》卷六,《梁书六·太祖纪第六》,第97页。

87]《资治通鉴》卷二七二,《后唐纪一·庄宗同光元年》,第2257页。

88]《资治通鉴》卷二七八,《后唐纪七·明宗长兴四年》,第2303页。

89]《旧五代史》卷九七,《晋书·张从宾传》,第1289页。

90]《邵氏闻见录》卷一○,第103、104页。

91]《邵氏闻见录》卷一九,第214页。

92]《邵氏闻见录》卷一八,第200页。

[93](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一九,《汉司空残碑》,金文明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10月,第353页。

94](清)毕沅编《续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纪一二三·高宗绍兴十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68页中栏。

95]《宋史》卷四五三,《忠义列传八·李靓传》,第13322页。

(明)都穆《游伊阙记》,(清)路朝霖《洛阳龙门志》,光绪十三年刊,第八七页,引自吴秋士《天下名山记钞》。

本文源于《唐研究》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奇文共欣赏